美国大学申请

文美集团万博士《美国升学直通车》文书和活动如何形成“个人标签”,让招生官真正记住你?

在美国大学申请中,很多家长和学生最容易忽略的一个关键点,就是如何让招生官记住你。成绩固然重要,活动也必不可少,但如果这些信息只是零散堆叠,很容易淹没在成千上万份申请里。真正能让你脱颖而出的,是一个鲜明的“个人标签”。那么,什么是“个人标签”?简单来说,就是你身上独有的特质或者兴趣,并且能在申请中反复出现,贯穿学业、活动和文书。这个标签不需要花哨,却必须清晰、有力,让招生官在短短几分钟内记住你是谁。

文美集团万博士《美国升学直通车》美国大学申请文书里最忌讳的几个套路,家长和学生一定要避开

在美国大学申请过程中,文书是最能体现学生个人特质的部分。成绩和活动固然重要,但文书往往是招生官真正判断“你是谁”的关键。然而,很多学生在写作时会掉进一些常见的套路,不仅无法加分,甚至可能让招生官觉得千篇一律,错失机会。下面就来总结几个最常见、最应该避免的坑。

文美集团万博士《美国升学直通车》申请费减免被大学拒绝,理由是家庭收入不达标 有申诉的机会吗

对于很多家庭来说,美国大学的申请费是一笔不小的支出。Common App 上,每份申请的费用通常在 60–90 美元之间,申请十几所学校就是一大笔钱。所以,许多学生会尝试申请 申请费减免(Fee Waiver)。但有时候,即便家庭确实有经济压力,提交的减免请求也可能被学校拒绝。常见理由是:家庭收入不符合标准。那么问题来了——被拒之后,还有没有申诉的机会?

文美集团万博士《美国升学直通车》 没有顶级奖项,活动如何凸显亮点?

很多华人家长常常担心,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有国际奥赛奖牌、有名校教授的科研推荐信,而自己孩子手里只有学校社团、社区义工,好像完全拿不出手。其实,这是一种误解。美国大学在审阅申请时,确实会关注奖项,但他们真正想看到的,是孩子通过活动展现出来的性格、潜力和成长。奖项只是“证明的一种形式”,绝不是唯一标准。那么,我们如何把普通的活动做出深度,让孩子在申请中脱颖而出呢?这里有几个思路:

美国大学申请:补充材料怎么写,才不会变成废话集?- 文美集团万博士《美国升学直通车》

在美本申请中,除了主文书(Personal Statement)和各校的附加文书(Supplemental Essays),很多申请系统还会看到一个区域:“Additional Information(补充材料)”。这一栏让不少学生又期待又害怕。期待能多讲点没提到的亮点,又怕写多了变成“流水账”或“废话集”。那么,这一部分究竟该怎么写,才真正有价值?